Kenya  Chapter 2 – 8 Hour Road Trip: Off the Map & Under the Hill

Disclaimer: Originally wrote these travel diaries to share with my friends in China but realized that I cannot share them with my friends in the U.S., I will start translating the older posts when I have the time :).

时隔4天后终于回归到内罗毕,这四天可以说是目前人生最精彩的一段🙏🙏,就算没水没电没Wi-Fi没有干净的厕所,离开Enoosaen也实在依依不舍[爱心][爱心][爱心],在此补完前几天的游记。

在肯尼亚的第二天一早与Dr. Kakenya 讨论了工作计划,4天的Field Work主要是采访学生,家长,教师, 为设计衡量学生成长的方法收集信息。

会后与司机Frank见面,路上买了两袋甘蔗4人边啃边聊踏上了一路向西的旅途[悠闲][悠闲]。

以前对肯尼亚的印象主要是一望无际的非洲草原和远处的乞力马扎罗,一路上却看到了这里不同的地表形态和植被变化。从内罗毕出来后开始进入The Great Rift Valley, 整个山谷长达8700公里,从黎巴嫩延伸到莫桑比克。这里又被称为人类的摇篮,因为最老的人类化石是在这里发现的。山谷上植被茂密,到山谷下的valley floor后开始进入燥热植被稀疏的热带平原,风沙很大,经常能看到平原上同时出现三四个龙卷风卷起的沙柱[发呆][发呆]。

行驶4小时后在小镇Norak享用了肯尼亚的传统食物Ugali+Meat后继续前行。

友好的Frank让我和Nik各开了两个小时的车,过了把在非洲奔驰的瘾[得意][得意]。在这里开车第一需要注意的是肯尼亚和英国一样,方向盘在左侧,第二是路面上pothole超多,开起来还颇具挑战[惊恐]。

一路上从Frank那里了解了当地的生活状况,部族分化等问题。

肯尼亚总共有42个部族,最大的几个部族和所占人口比例依次为Kikuyu 22%, Luhya 14%, Luo 13%, Kalenjin 12%, Kamba 11%, Kisii 6%, Meru 6%。肯尼亚前几届总统貌似都是Kikuyu族。我们的司机Frank是Kisii族的。由于资源土地问题,肯尼亚部族之间暴力争端也时有发生。而我们要去的Enoosaen镇则是传统的马赛族人(Maasai)的土地。马赛族虽然不到肯尼亚人口的2%,却是该国最有名的游牧民族,拥有南部大面积丰沃的土地。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很多其他民族的习俗正在改变,而马赛人则很好的保留了自己的传统。比如说每个马赛人在成年后要拔掉一颗牙。

一路上Nik和我讨论了想制作一部以公益项目为主题的旅游+美食电视节目(半开玩笑的起名为MBA Gone Wild),中途突发奇想,决定周四买一两只山羊宰了给师生开个宴会[悠闲][憨笑][憨笑]。

从平原出来后又进入崎岖的山路,而旅途的最后30分钟则完全进入了不在地图上的地域,都是土石渣路,灰尘极多[衰][衰][衰]。

吸进无数沙尘,经过无数颠簸后终于在日落前到达了目的地Enoonsea。小镇人口不到5000,大多从事农业,四面山坡围绕,远处的丘陵颇有魔戒中霍比特人生活的霍比顿的赶脚[爱心]。在下榻的客舍认识了镇上唯一的一位外国人,做志愿者的英国小伙儿Cal (之后再详细介绍)。这里没有自来水供电也不稳,晚上8点全镇便一片漆黑。客舍的管家Sam帮忙烧好了热水,三人休整后举杯同庆,在附近的餐馆享用了“烛光晚餐”[偷笑],为明天的家长教师采访做准备[奋斗][奋斗]~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Twitter picture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Twitter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